运河古驿 绿色新城——泊头全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来源:米乐体育官方网站入口    发布时间:2023-12-14 00:36:55

详细介绍 首页 > 产品展示 > 景观坝

  大运河·十里香工业旅游景区内的地标建筑——十里香文博大厦。 本组图片由河北日报通讯员徐军摄

  千年的运河不仅滋灌出沿途林木苍翠、繁花似锦的秀美风景和别具一格的运河风情,还孕育出了泊头独特的运河文化、农耕文化、工业文化。

  今年以来,泊头市围绕“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融合发展格局,重点实施“一轴、两区、三园、四片”工程,全力推进运河两岸环境容貌提升,持续推动大运河文化节点项目升级,启动一批大运河沿线片区建设和产业项目,抓好文化保护传承,全力打造运河新城。

  走进泊头市大运河生态公园,树木葱茏、花草如茵、流水清澈。沿健康步道一路向前,一座白桥环运河而建,当地人称之为“运河之链”。站在桥上环顾四周,人文景观与自然风貌在此完美融合,古城泊头仿佛从历史中缓缓走来。

  今年以来,泊头市委市政府格外的重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出台了《泊头市2022年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沧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1+6+1+1”规划体系(泊头段),积极努力配合沧州市大运河办完善规划设计。编制村庄规划,实现多规合一。

  围绕“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融合发展格局,泊头重点实施“一轴、两区、三园、四片”工程。一轴,即依托运河沿线的文化渊源和特色农业产业,着重打造大运河彩轴。两区,即省级人居环境整改治理示范区建设工程、大运河·十里香工业旅游景区提升工程。三园,即全方面提升改造梨、牡丹和古桑产业园。四片,即规划建设基础农林片区、梨种植片区、蔬菜种植片区、综合果树种植片区。

  为打造运河最美生态,泊头重点实施了堤顶路硬化、河道清淤、垃圾清理、拆迁拆违、文物保护等多项工程,全面做好绿化、美化、香化、亮化、净化文章,为大运河保护传承和利用提供有力的生态保障。

  泊头从河道清淤入手,投资1305万元完成河道清淤疏浚28.23公里、清淤土方57.93万立方米。开展沿河生活垃圾污水综合整治,改建厕所1756座。通过引黄济津、南水北调东线输水等方式,每年为运河生态补水1000万立方米。

  为提高绿色廊道建设标准,栽植各类苗木2.1万余株,完成500亩补植补造任务;堤顶路种植国槐等各类树木3.2万余棵。

  在大运河胜利桥南约300米处的西坡,石赑屃挑水坝文物勘探复位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工。5个石赑屃自上而下,前3个呈“叠罗汉”状,第四个、第五个与前3个分离较远。

  为何在大运河边这样放置石赑屃?当地流传的说法是,此处运河弯大流急,河水冲击力大,赑屃摞起来形成挑水坝,起到减缓水速、保护大堤的作用,还可以标记水位。大运河河北段另外的地方现存一些夯土砖石结构挑水坝,但石赑屃挑水坝实属罕见。为保护好重点文物,泊头市实施了石赑屃挑水坝文物勘探复位项目。

  同时,为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泊头对大运河核心保护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梳理,确定了生铁冶铸技艺(干模铸造技艺)、沧州武术(六合拳)、十里香酒酿造技艺、三痴斋泥塑、泊头火柴等9个项目作为重点进行传承保护。目前,铸造技艺核心展示园已完成规划选址工作。开展非遗项目沧州武术(六合拳)进校园活动,全市120余所中小学的8万余名学生习练六合拳。泊头火柴、三痴斋泥塑参展河北非遗购物节和沧州市旅发大会,非遗项目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2021年以来,泊头市对大运河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挖掘、整理,编纂了70余万字的大运河文化系列丛书。投资236.4万元,完成寺消防工程和望月楼修缮,对大运河明代沉船和宋代古墓遗址进行保护性挖掘,华北局城工部旧址和齐堰窑址被评为沧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泊头召开了“大运河文化三部曲”——《运河赏花》《运河女儿》《运河家园》创作座谈会,确定“大运河文化三部曲”的创作主线及方向。修改完善了以华北局城工部革命故事为主线创作的红色文化剧本《城工风云》。

  走进大运河·十里香工业旅游景区,一座外观酷似酒樽的建筑赫然耸立,古色古香,这便是景区内的地标建筑——十里香文博大厦。

  由文博大厦向南,来到滨水景观公园,园内绿草如茵,花儿朵朵。傍晚时分,四周彩灯亮起,与水面交相辉映,波光粼粼。每逢节日,这里还有大型音乐喷泉秀,50米高的喷泉随着音符跳跃,勾勒出一幅绚丽的美景。

  高标准高水平高品位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离不开项目建设的重要支撑。2021年以来,泊头市坚持融合发展,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推动文农旅深层次地融合,实施了特色鸭梨园提升、古桑观光园建设等项目,加快构建集康养、观光、民宿于一体的“快旅慢游”新业态。

  投资1000万元,建设占地300亩的全国最大紫斑牡丹种质资源库和紫斑牡丹观光园,同时建设千米月季花廊,与运河沿线的桃采摘园、梨采摘园、桑葚采摘园整体形成运河农业游园精品线路。共嫁接紫斑牡丹和中原区牡丹100万株,铺设牡丹产业园两个板块路面2100平方米,完成运河堤顶路至牡丹园2公里连接路拓宽工程。

  投资300万元,实施亚丰梨园提升改造项目,重点对现有园路做改造提升,增加展牌、景观小品、景观石等设施,已安装宣传栏、标识牌34个,维修建筑1.2万平方米,绘制文化墙300平方米,硬化广场、便道6000平方米。投资30万元,建设前杨圈村梨园生态观光采摘园,设计采摘路线,铺设彩砖,设置垃圾箱、座椅等服务设施,重现梨乡风情。

  在现有采摘园的基础上,重点对桑文化展示区、古树观赏区、休闲采摘区、新品培育区等点位实施整体提升改造,建设桑葚文化展馆;积极打造中医药健康基地,形成集文化、观光、休闲、采摘、康养等功能于一体的古桑园……目前,苟鲁道村口汉阙牌坊、游客服务中心建设以及古桑文化园内七星园功能展示区均已完成。(河北日报记者王雅楠 通讯员 田志锋)

  习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精确指出“希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当地时间3日下午,在《联合国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举办的“冰川记忆:见证气候危机”主题边会上,与会代表与嘉宾呼吁国际社会格外的重视并立即采取行动,减缓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保护全球冰川。

  提质升级 活力四射——吉林省吉林市积极优化产业布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老工业基地吉林市在振兴发展的路上并不服“老”。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林市积极扬长补短,一直在优化产业布局和营商环境,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科研优势、产业优势等转化为发展优势,主动迎接东北全面振兴新的重大机遇,推动高水平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今年前三季度,吉林市GDP同比增长5.8%,固定资产投资提高14.3%,位列全省第一。

  近日,习在深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

  2021年,加州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使用功能性超声读取大脑活动的方法,这是一种侵入性小得多的技术。

  12月1日晚,我国北方多地出现绚丽极光,让人大饱眼福,但也有人遗憾错过。

  相比已经在材料科学领域应用的X射线三维表征技术,透射电镜三维取向重构技术将空间分辨率从微米级提高到纳米级。

  近日,上海重磅发布生物医药产业三大行动方案,推动合成生物、基因治疗、医疗机器人三大前沿赛道发展,找好动力源、下好先手棋、释放新动能、培育“核爆点”。

  去年,艾超带领团队在玉米茎木质部伤流液内发现了具有固氮能力且高度保守的核心细菌微生物组,增进了人们对玉米和微生物相互关系的理解。

  设立于1994年的杰青项目重点支持基础研究优秀人才,五年内给予稳定的经费资助,在科技界广受好评。

  12月2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闭幕。”“链博会为国际工商界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交流合作搭建全新开放平台,是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国际人士一致认为,首届链博会具有开创意义,传递出中国将更深层次参与构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信号。

  工业与信息化部近日印发《2023年5G工厂名录》,遴选产生了300家已建成的5G工厂,覆盖24个国民经济大类。

  碳材料家族又添两位新成员:通过对两种分子实施“麻醉”和“手术”,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许维教授团队首次成功合成分别由10个或14个碳原子组成的环型纯碳分子材料。

  讨论中国如何发挥循环经济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方面的协同增效作用,并向世界展示循环经济助力降碳的中国实践。

  这项基于中国子午工程拓展的“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将实现对地球空间天气的实时监测和预报,推动人类社会解开更多空间奥秘。

  在十一大学科领域的110个热点前沿和18个新兴前沿中,中国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排名第一的前沿数为31个,约占1/4。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浪潮中,中国企业正在全力加码前瞻性布局,储备大量核心技术,助力推动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高水平发展。

  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是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必答题,惠普与20多万家中小企业组织深入合作,中国市场是惠普打造全球供应链的关键一环。


相关产品